《最高學以致用法: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》心得:怎麼說比說什麼重要

今天在 《最高學以致用法: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》 看到,溝通分為「語言溝通」與「非語言溝通」。

心理學裡有一個「麥拉賓法則」,他們想知道「人在接觸到互相矛盾的訊息的時候,會如何看待」,研究人員給受試者互相矛盾的語言、視覺與聽覺訊息,然後觀察受試者會採信哪一種訊息。

結果採信視覺訊息的有55%,採信聽覺的有38%,而採信語言的人只有7%。所以研究結果是: 大部分的人都會比較採信聽覺、視覺這類「非語言訊息」,而不是「語言訊息」。

所以電影裡常常看到,某個人說了一些溫柔體貼的話,但你看他的表情、他說話的樣子,就知道他不懷好意阿,比如最近很紅的影集《末日列車》裡的威佛先生,或是渣男角色說愛一個女孩,但是你看他言行不一致的時候,你就知道要相信他說的話還是他的表情、動作、聲調。

「說了什麼」是語言溝通上的問題,而「怎麼說」則是非語言溝通上的問題。

我很喜歡一句話:會傷人的,不是你說的內容,而是你說這件事的方式

即使是負面訊息,如果用比較好的方式來傳達,就不會這麼尖銳傷人,對方也比較能理解和接受。而比較好的方式,對我來說,就是先站在對方的鞋子裡,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,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。

如果能同理對方,自然而然就會展現出理解、在乎與真誠。非語言溝通是可以練習的能力,但我覺得不用刻意追求,重要的反而是有沒有培養出自己理解與接納的能力。

photo: 杉林溪

購書連結:《最高學以致用法: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

相關文章

返回頂端